课程体系

一、互联网+”时代的机遇

       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,随着“互联网+”战略的推进,社会分工不断细化,涌现出大量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就业岗位,这为残疾人群体实现较高层次就业提供了可能性。残疾人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更多的社会分工中,分布在更多更细的就业岗位中。

        据统计,目前分布在阿里巴巴系统的残疾人就多达31万人。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也表示:“互联网是残疾人融合社会的途径和手段之一,为残疾人就业开辟了新天地。相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,互联网一定会为残疾人走向美好生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。”

 

 二、残疾人的培训需要定制化 

        国务院印发的《“十三五”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》中指出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、残疾人组织和市场机制作用,满足残疾人多层次、多样化的需求,为残疾人就业增收和融合发展创造便利化条件和友好型环境”。

        中国残联办公厅2016年5月发布的关于实施《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(2016-2020年)》的通知中也提到“重点加强适合残疾人特点的职业培训”。

        对于残疾人的泛IT互联网技能培训而言,与当前市场同步的速度与深度非常关键,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,发现新兴的岗位需求并与残疾人的就业需求相匹配显得尤为重要。

 

三、自强学院定制化培训体系

        自强学院专注于残疾人互联网人才培养,致力于探索和研究“互联网+”环境下适合残疾人学员的泛IT互联网岗位,基于ADDIE理论的定制服务模式,进行定制化课程研发,形成完整实用的残疾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。

    培训体系五大特色

  • 培训目标、就业岗位以及培训师资在内的“课程定制”
  • 学习方式、课时、作业、自测、考核认证等在内的“教学定制”
  • 泛IT互联网职业技能大赛、主题论坛、管理员组织体系、课程答疑、征文、评优表彰、配套教材、横向课题研究等在内的“服务定制”
  • 学习平台、管理平台、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在内的“平台定制”
  • 基于学习情况以及就业数据跟踪分析的“评估反馈定制”

 

四、课程体系

        自强学院定制化课程体系共分为六大系列,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混合式学习模式。

    1. 就业心理学。引导残疾人学员正确认识就业的价值和意义,克服心理障碍,加强与社会和企业融合,积极参与职场和社会分工。

    2. IT·联网·设计采用线上+线下混合式培训,通过项目实操掌握专业岗位技能,能够胜任泛IT互联网相关岗位。

    3. 基础理论课。将通过8学时内的精华浓缩课程,介绍专业课基础知识与理论、目前的主要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。

    4. 职业导向课程。明确以就业为导向,以准职业人培养为核心,旨在通过理论培训和实际训练的方法让学员在校即成为准职场人,提升学员的就业能力和职场能力。

    5. 综合素养。培养残疾人学员个人职业素养和文化修养的课程,旨在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,高尚的情操,增强其工作责任心,塑造积极的工作心态。

    6. 方向课程。根据残疾的不同类别开设了方向课程。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、规定不同的学时要求,满足不同类别残疾人的知识需求,实现科学化、针对性教学。

 

IT·互联网·设计 专业技能课主要特点:

  • 引入心理健康水平和泛IT互联网岗位能力测评体系,因材施教。为学员、残联、用人单位提供可参考的个人和团体测评报告
  • 学习的内容不是“大而全”,而是根据岗位来定制培训课程体系,学员学完后就能胜任企业某个具体岗位。如:京东电商运营、云客服、微信社群运营等
  • 根据学员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,制定教学大纲和内容,对专业课程架构和知识点的分布进行调整。授课内容不同于大学生或职场人士的提升课程,要求老师讲的内容浅显易懂,初中学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的学员就能听懂
  • 案例和实践以基于线上就能完成的操作为主
  • 未来将不断发掘更多新兴、热门且适合残疾人学员的泛IT互联网岗位,进行课程研发,形成完整实用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